3500点这个数字今天在各大股票群刷屏了。
市场走得比预期更猛,指数一口气冲到了今年新高。
营业部里老股民盯着屏幕直摇头,几个穿西装的年轻人却凑在一起嘀咕着什么。
龙虎榜上那几个熟悉的游资席位又出现了。
葛老大的席位今天出现在三只光伏股里,其中一只已经连续三天涨停。
盘后数据显示,北向资金今天净买入超过80亿,这是近一个月来单日最高纪录。
光伏板块的爆发不是偶然。
行业里正在上演一场残酷的淘汰赛,小厂子一个接一个关门。
有家上市公司在新疆的工厂,电价成本比行业平均水平低了四成多。
现在活下来的企业,订单已经排到明年一季度。
AI算力这边热闹归热闹,但玩法完全不同。
高位股天天上演惊险刺激的过山车,低位股里却藏着不少机构慢慢吸筹的品种。
有家做算力租赁的公司,最近订单突然暴增,但股价还没怎么动。
消费电子也没闲着。
汽车电子需求爆发式增长,带动整个PCB产业链。
某家龙头企业透露,他们汽车电子业务占比从去年的30%涨到了现在的60%。
工厂正在加班加点赶订单。
市场走到这个位置,分歧反而更大了。
有人觉得这只是反弹,也有人喊出牛市起点。
历史数据倒是给出个参考:过去五年里,指数突破关键点位后的三个月,平均涨幅在18%左右。
盘面有个细节值得注意。
今天涨停的股票里,超过七成是市值在100亿到300亿之间的中盘股。
这类品种既不像小盘股那样容易被操纵,又比大盘股更灵活,成了资金的新宠。
光伏行业的转折点出现在去年底。
当时硅料价格暴跌,直接把三成的小厂子逼到停产。
现在行业集中度提高了,活下来的企业反而开始赚钱。
有分析师测算,龙头企业的利润率可能回升到疫情前水平。
AI算力这边要分两头看。
高位的算力芯片股确实涨了不少,但下游的配套企业才刚启动。
比如液冷技术这个细分领域,随着数据中心功率密度提升,需求正在快速释放。
消费电子的复苏比预期来得快。
除了汽车电子,AI服务器带来的增量也不容小觑。
某家PCB企业的负责人说,他们接到的服务器订单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还不止。
资金的选择很有讲究。
今天涨幅榜前列的股票,有个共同特点:机构持仓比例都不高。
这意味着后续如果机构开始加仓,还有不小的空间。
光伏行业的洗牌还没结束。
有消息说,接下来可能还有一波落后产能要退出。
这对龙头企业来说是好事,但对整个行业的就业确实会造成冲击。
AI算力这个赛道已经出现分化。
纯概念炒作的股票开始滞涨,真正有业绩支撑的品种还在创新高。
有家做服务器液冷系统的公司,最近连续接到大单,但股价还没完全反应。
消费电子的回暖有数据支撑。
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,上个月电子元器件出口同比增长15%,这是近两年来首次转正。
产业链上的企业终于可以喘口气了。
市场走到现在,最重要的是看清主线。
光伏、AI、消费电子,这三个方向都有实实在在的产业逻辑支撑。
比起前几年炒概念的时代,现在至少能看到真金白银的业绩。
营业部里老股民和年轻人的分歧,其实反映的是两种投资理念的碰撞。
一个看估值,一个看趋势。
历史经验表明,在行情启动初期,趋势往往比估值更重要。
光伏行业的转折让人想起十年前的工程机械行业。
当时也是经过惨烈洗牌,最后活下来的三一、中联现在都成了全球巨头。
这次会不会重演历史?
AI算力的故事才讲到一半。
硬件建设之后,还有应用落地的大戏。
有业内人士透露,几家大厂正在秘密研发新一代AI芯片,性能提升幅度可能超预期。
消费电子的复苏之路不会一帆风顺。
全球经济形势依然复杂,但至少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。
产业链上的企业开始敢接长单了,这是个积极信号。
市场永远在变,但有些规律不会变。
资金永远流向赚钱效应最好的地方,产业趋势才是决定股价的终极力量。
这次行情能走多远,最终还是看这几个主线板块能不能持续交出漂亮的业绩单。
和兴网-和兴网官网-中国股票配资官网-配资评测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